【普陀山】
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勝地,具有「海天佛國」的美譽,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。如此美麗,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,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。
【普濟寺】
普濟寺,又稱普陀山前寺,前身為唐末的「不肯去觀音院」,宋代更名為「寶陀觀音寺」,明萬曆年間更名「護國永壽普陀禪寺」,清康熙皇帝賜額「普濟群靈」後才改名為「普濟禪寺」並沿用至今。位於普陀山南部,為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。
【法雨寺】
又稱普陀山後寺,位於普陀山後山南麓,後因康熙帝御賜「天花法雨」匾額,改名為「法雨禪寺」。經康熙時期大規模擴建,殿堂樓閣達200餘間,占地47600平方米,成為普陀三大禪寺之一。法雨寺依山就勢,層層升高,自前至後六重殿宇,共245間。其中觀音殿(又名九龍殿),外觀金碧輝煌,內部華麗精緻。
【紫竹林】
據歷代山志記載,日僧慧鍔從五臺山奉觀音像回國,船經普陀洋面受阻,以為菩薩不願東去,便靠岸留下佛像,由張姓居民供奉,稱為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。
【不肯去觀音院】
紫竹林在普陀山東南部的梅檀嶺下。山中岩石呈紫紅色,剖視可見柏樹葉、竹葉狀花紋、因稱紫竹石。後人也在此栽有紫竹。五代後樑貞明二年。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,歸國途中在此遇風受阻,在此建『不肯去觀音院』於紫竹林中。據歷代山志記載,後樑貞明二年,日僧慧鍔從五臺山奉觀音像回國,船經普陀洋面受阻,以為菩薩不願東去,便靠岸留下佛像,由張姓居民供奉,稱為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。
【南海觀音立像】
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。立像台座三層,總高33米,其中佛像18米,蓮台2米,台基13米。佛像頂現彌陀,左手托法輪,右手施無畏印,妙狀、慈祥,體現了觀音菩薩“慧眼視眾生,弘誓深如海之法身。”佛像採用新型仿金銅精鑄。觀音立像工程浩大,實為普陀開山以來之空前大事,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“南海觀音”題詞。
【舟山悅椿酒店】
位於普陀區武尖山腳下,毗鄰武嶺濕地公園,提供寧靜的度假體驗。222 間客房和別墅融合自然元素與現代舒適條件。由KDA觀光設計,融合舟山獨特的海洋文化、自然景觀和民間藝術,打造活力湯泉養修之旅。
團體安排(山際雙床房房間43平方米)贈送客人酒店戶外休閒湯泉(貴賓需自行準備泳衣、泳褲等)

餐食
早餐 酒店內
午餐 普陀合菜 RMB80人
晚餐 舟山小海鮮風味 RMB100人

住宿
準五星舟山悅樁酒店 或
同等級